工藝攜手藝術,詮釋中式浪漫
中國物華天寶、人文薈萃,曾在科技、藝術等方面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成就。其中,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古代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生產經驗,其實用性和技術性更是長期領先世界。同時,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思想內涵及創作傳承的延續性,對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唐代畫家張萱創作的《搗練圖》,堪稱表現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工序的經典作品,現傳世《搗練圖》為宋徽宗趙佶之摹本。這幅色彩絢麗的長卷畫作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搗練、縫制、熨燙三組勞動工序是中國古代仕女畫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繪畫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22年8月29日發行中國古代名畫系列(搗練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1金3銀,其中150克長方形金幣著重表現了《搗練圖》中“搗練”這一主題場景,兼具收藏和投資價值?!稉v練圖》金銀紀念幣的發行意義和150克金幣的收藏價值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始發于1993年,陸續發行了《孔雀開屏圖》《嬰戲圖》《清明上河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洛神賦圖》《韓熙載夜宴圖》等經典幣品,深受金銀幣集藏愛好者青睞和好評。但該系列卻在2001年《韓熙載夜宴圖》紀念銀幣發行后戛然而止。時隔21年后,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以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搗練圖》為設計主題重啟發行,為錢幣和繪畫愛好者,以及錢幣市場帶來了驚喜。筆者認為,《搗練圖》金銀紀念幣主要有兩方面的發行意義:其一,進一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培養愛國意識;其二,承接關聯項目,深入發掘、積極拓展文化題材。書法與繪畫同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范疇,而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的再次發行,具有延續弘揚傳統文化和承上啟下的雙重作用。在此次《搗練圖》金銀幣問世之前,中國人民銀行曾于1997年發行過中國絲綢之路(第3組)《搗練圖》22克銀幣,幣面將《搗練圖》的三組工作場景分解重組,側重于表現工藝工序。而此次全新發行的《搗練圖》150克長方形金幣,則聚焦于“搗練”場景。其收藏價值不僅具有重要的發行意義,還體現在展示當代設計對古代經典繪畫作品的表現和詮釋方面。金幣正面主圖為筆、墨、紙、硯造型,輔以竹葉、窗等裝飾組合設計。畫卷在窗前的筆架下展開;竹葉采用光變鱗彩工藝,生動活潑、意蘊悠長。這一極富詩意的畫面,開啟了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的新篇章。金幣背面主圖為《搗練圖》中的“搗練”場景,襯以裝飾紋樣組合設計。鋪開的畫卷上佇立著四位唐朝女子,她們表情生動、姿態各異,再現了傳統的“搗練”工序。畫面右側的裝飾紋樣猶如織就而成的錦緞,紋樣中的花朵采用了光變鱗彩工藝,以斑斕的色彩為盛唐“錦上添花”。將金幣的正背兩面圖案聯系在一起欣賞,您可以想象出這樣一幅情景:一幅畫卷向窗外徐徐展開,畫家鋪陳墨彩,栩栩如生的人物隨著畫卷的延伸而逐漸浮現出來。四位女子辛勤勞作,她們的面容神情較原作更為貼近現實。大規格的尺寸使畫面得以展現遠超小規格銀幣的精細浮雕和細膩線條,為錢幣愛好者帶來舒適愜意的視覺享受??梢哉f,《搗練圖》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與繪畫藝術的珠聯璧合,而《搗練圖》150克金幣則是現代造幣工藝與視覺藝術的結合體,它以極富創意的優美畫面,詮釋了“中式浪漫”?!稉v練圖》150克金幣的投資價值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幣發行多年,憑借其過硬的質量和收藏價值受到市場的追捧。這一系列重啟,昔日情懷復現。寄予厚望下,《搗練圖》150克金幣的投資價值也將逐漸顯現。從發行量來看,《搗練圖》150克金幣的最大發行量為1000枚,這個數量在相同規格和5盎司的紀念金幣中屬于適度范圍,為金幣預留出一定的升值空間。從觀賞性來看,《搗練圖》150克金幣以現代設計解構古代經典繪畫作品,迎合了年輕收藏群體喜好欣賞金銀幣“顏值”的需求。既呼應了時代潮流,又展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美。打好群眾基礎,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升金銀幣的投資價值。筆者認為,《搗練圖》150克金幣適合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收藏者長期投資。新發金銀幣項目的投資價值,往往與大環境影響下的板塊輪動效應及金銀價格波動密切相關。但經驗豐富的收藏者都明白一個道理:金銀幣的價格不能只看一時波動,其投資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上升。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未雨綢繆,長期收藏,不失為先見之舉。短線投資或許可以一時得利,但無法使人收獲收藏的樂趣。只有不忘初心,回歸欣賞藝術的范疇,方可同時收獲收藏與投資的雙重回報。